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分析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哲学 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分析题)

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分析题)

2024-07-10 1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分析题) 2020-09-14 1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考研小编 摘要:备考政治考研想要拿高分,多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好轻松考研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考研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的分析题及答案!

备考政治考研想要拿高分,多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好轻松考研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考研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的分析题及答案!

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分析题)

 

分析题

  1、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认识论上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及重大意义。

  2、试用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3、下面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须是真知识”,“真理观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

  洛克提出了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观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的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4、下列是中国哲学家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材料。

  材料1

  “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听其言而观其行”。

  摘自孔子《公冶长》

  材料2

  “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摘自朱熹《语类》卷九

  材料3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

  摘自王阳明《全书》卷二

  材料4

  “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摘自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三

  材料5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行先知后”,“行易知难”。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4、材料5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

  (3)材料1、材料2、材料3有什么异同?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有什么异同?材料6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何现代价值?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6、试述真理的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7、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

  8、简析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

  9、结合认识史实例,论真理问题实践标准的辩证法。

  10、试述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及其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2、简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3、试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4.分析下列材料在认识论和思想路线方面的启示。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资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分析题

  1、【答案要点】(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2)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想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这是因为,,正是因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得以产生和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都是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遵循它,就会不断取得胜利,背离它,就会遭受挫折或失败。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原来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哲学认识论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回答此题首先概括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原理。然后分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最后再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关于意义要抓住三点: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考生回答此题容易在两个方面丢分,一是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表述不准确,二是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不周全。

  2、【答案要点】(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解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认识主体含义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对于主体和客体这对认识论重要范畴的含义,一般考生是掌握的。但是对认识主体的特征、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增强认识主体能力的条件和途径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大部分考生不是充分掌握和了解的。因此导致考生在简单回答认识主体的概念之后就陷入了无话继续再说的尴尬境地,于是便离开论题随意发挥,如此难以得高分。这就要求考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范畴,不仅要记住它的含义,还要理解与此概念相关的其他知识,这样遇到类似问题,就不致于“无话可说”。

  3、【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确认。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考生一般都可以掌握,但对于割裂二者的关系所犯的两种错误,即唯理论和经验论及其错误观点,有的考生就不一定清楚了。回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特点,再依此为根据分析每一个材料的具体观点,最后再断定它们的哲学倾向。聪明的考生可以从问答(3)中找到问答(1)和(2)的答案。

  4、【答案要点】(1)材料1是“知先行后”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知先行后”、“行为重”的唯心主义知行观。材料4是“行则知之”的唯物主义知行观,材料5是“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2)材料2、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和材料5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材料2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材料5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解释知行学说。

  (3)材料1、材料2、材料3的相同之处都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材料1和材料2强调“知行统一”是合理的,而材料3强调“知行合一”是完全错误的。

  (4)材料6与材料4、材料5的相同之处都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不同之处在于:材料4、材料5是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而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是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两千多年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批判的总结和革命的改造,将其融合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5)材料1—5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唯物和唯心之分,但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的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材料。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即唯物论观点、辩证法观点、唯心论观点的把握和理解。此题综合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观点,它反映了知行观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回答各种问题除了弄明白每个材料中的内容之外,就是要看每个材料是谁的观点,再根据每位哲学家的哲学倾向去断定它属于哪种知行观。最后必须重点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都具有合理因素,都具有现代借鉴作用和价值。此题虽然不是很难,但非常准确完整地回答每一问题也是不容易的。

  5、【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题。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回答此题要把握的关键点有: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其次,实践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或“纽带”;第三,要阐明实践标准对我国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这样该题的解答就比较全面正确。

  6、【答案要点】(1)真理的性即真理。其含义是:一是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认识的客观内容,是的、无条件的;二是就人的认识本质而言,也是的、无条件的。

  (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其含义是:一是真理只是对无限世界的一部分的正确反应,是有限的、相对的:二是每一认识只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层次方面的正确反映,也是有限的、相对的。

  (3)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二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的,无限、与有限、相对是对立的;第二,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是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脱离相对真理的真理,反之亦然;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中有、中有相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真理的成分、颗粒;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真理:三是相对真理向真理转化,真理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的过程;第三,坚持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批判主义和相对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这一知识点非常重要,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解答此题的思路非常简单,可分为三个步骤:,真理的性;第二,真理的相对性;第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7、【答案要点】这是由正确的前提推出错误的结论的命题。

  (1)先实践,然后产生认识,这是就认识的发生和来源而言的。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不从事任何实践活动,同外界不发生联系,是不能产生认识的。就认识的发展而言,也是首先由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的认识指不能正确指导实践,阻碍实践发展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不见得都是落后于实践发展的。

  (2)从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进行科学的预见,作为行动的先导,指导实践活动的发展。

  (3)从实践的产生、发展过程而言,人们总是知先行后,即首先依据一定的认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确定实践目的和方案,进行设计,然后去实施。这正是人类自觉实践活动的特点。

  (4)在社会发展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的突出表现。

  上述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是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片面、机械的理解。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及认识对实践的作用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对命题的分析,可以发展“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这是从实践的发生和来源来讲的,但结论“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是错误的。因此答对此题,除了作出以上分析外,还要阐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就对问题作了比较全面地回答。

  8、【答案要点】(1)反映是一物在和他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复制、再现他物,接受和保留他物信息,留下痕迹”的过程、属性和能力,包括非生物的反映、生物的反映、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以及人的意识等。

  (2)信息是他物的性质、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物中以某种方式的再现,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包括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社会和意识信息等。信息不等于物质,它依赖于物质(信息源及其信息传输、接收),是物质的属性和功能的表现,反映则是信息交换传输和接收过程。反映和信息都是物质的普通属性。

  (3)选择则是一物区分他物及其信息,从而表现出不同和特定运动、变化的能力。

  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体的反映形式,从客体中获取、加工、改造信息,从而在主体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观念系统的过程。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主体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以及观念和知识,分化和确定出认识对象。

  第二,主体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第三,人脑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解题分析】本题为2003年修改考点,考查考生对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答对此题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点,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定义,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体的反映形式以及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把握了这几个要点,就能正确回答此题了。

  9、【答案要点】实践标准是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承认实践标准是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问题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要指出实践标准的性和相对性及二者的统一,然后再结合具体史例加以阐述即可。

  10、【答案要点】认识发展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在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认识经过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次飞跃;由认识到实践,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飞跃。只有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并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是认识运动的规律。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自然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自然科学工作者必然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实验、观察和搜集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整理材料,揭示事物的规律性,并抽象上升为理论。如此不断反复进行,以验证、丰富、发展自然科学。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该知识是历年考试的一个重点,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对应于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这是原理部分,本题要结合自然科学加以阐述,若遇到其他情况,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1、【答案要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该知识点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回答此题首先要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然后阐明割裂二者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若遇到论述题,还可结合具体材料或实例加以论证。

  12、【答案要点】(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①“知而非艰,行之惟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②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③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④荀子提出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地,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①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②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③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始终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水平。

  (3)孙中山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可以历史为序,全面反映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发展的全过程,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必须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现代意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此题是2003年考试重点,还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13、【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在整个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同时承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知、情、意这三大意识要素中,“知”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同时人们还把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如幻想、想像、猜想、顿悟、直觉、灵感等,也包含在人的“非理性”的因素中。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人的活动总有情感的因素贯穿其中,认识活动也不例外。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以活力和生气,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意志同感情一样,对人的认识的进程也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认识活动不能缺少人的意志。在认识过程中,幻想、想像、直觉、顿悟、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非理性因素,和思维的逻辑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的作用,也看到非理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消极的作用。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2003年新增知识点,考生应注意掌握。人的认识过程十分复杂,其中理性因素起着主要作用,但不能否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知”属于理性因素,“情”和“意”属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和思维的逻辑形式一起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注意非理性因素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14、【答案要点】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概况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考纲要点的有机结合。这道试题要求考生熟悉江泽民的“七一”重要讲话的有关内容。“讲话”中要求做到“五个必须”,个“必须”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题目要求分析的材料就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原文,答案就是江泽民同志的结论。这是最准确最权威的答案。

上一篇:2021年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辨析题) 下一篇:2021年考研政治: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单项选择题) 免费领取资料

独家考研团队题型预测,考研英语近20年真题解析+高分范文,政治复习资料全集、最新政治热点,数学常考公式以及专业课等资料

方法1:扫码添辅导老师微信

微信号:xhdkaoyan

方法2:填写个人信息老师亲自联系您 立即领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